我院召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会

# 博客 2025-04-05 20:04:02 ttzt

由11位省领导亲自挂帅领衔督办跨流域、区域环境问题和涉及全省宏观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环境保护问题;建立月调度、月通报、月督办制度,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度明显滞后的,将组织专项督察、暗查暗访等,并视情采取通报、约谈、回头看等措施

从环保部近期公布的数据看,蓝天保卫战上半年的成绩不够理想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下降,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14.3%眼下,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等地正在加紧禁煤区建设。

我院召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会

但一些地方在煤改气、煤改电的改造中还面临资金缺口大、配套成本高等诸多困难。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因此,数据反弹正反映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坚持雷霆手段的同时,更要注重精准施策,提升治理效果。怎么保障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科学按时完成并有效发挥作用,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打赢蓝天保卫战,不仅仅是改善一个个数据和指标,更切实关系着群众身体健康,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从目前环保部正在进行的强化督查看,这类企业在京津冀地区的数量之大、问题之多完全超出预计。在治理雾霾方面,很多面上的、容易做的工作已经做完了,剩下的治理任务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采取更加精细化的治理措施。是为何故?恶性竞争其实早在几年前环保产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便有资深专家发出警示,要谨防投资集中导致竞争压力迅速攀升,最终形成盲目甚至恶性竞争的情况。

如果不是三大方面的阻碍,或许环保人早已笑靥如花,而环保产业也早已腾飞。环保产业的应势崛起,可以说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对污染者终身追责,严惩不贷,通过强力惩处手段扭转行业不良风气,并建立示范工程,进行合理引导。苦口良药看病下药,药到病除。

部分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脱节等。根据E20研究院数据,近17年来,以垃圾焚烧与水处理领域为代表的环保细分领域的中标价格正不断击穿底线,普遍存在低价竞争的现象。

我院召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会

面对上述三大烦恼,中国环保在线认为,需要各个击破,具体如下:对恶性竞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环保项目的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和企业退出机制。此外还应使政校企合作平台良性运转,推动环保职业教育常态化运转。与环保产业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环保技术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成为我国环保产业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因素之一。业内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环境领域论文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造不足。

让中国环保人愁眉不展的 竟然是这三大烦恼环保很火。果不其然,一语成谶,近年来,环保产业恶性竞争越远越烈,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掣肘之一。发明专利技术总体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技术缺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环保行业从业人员约15万人,技术人员占比仅为不到60%,然而行业中高级人才缺口随着行业继续井喷式发展,将超过50万人,且缺口还将不断增大。

技术产业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针对人才短缺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

我院召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会

然而,由于环保产业的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员远远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受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地方环保项目立项放缓,环保企业增多导致供需失衡,规模效应扩大与技术设备成熟导致成本降低空间的出现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价恶性竞争的风气

7月29日起,曾于4月底至5月底先后进驻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七省市的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陆续向被督察省份反馈督察情况。而改革后的环境监察具有典型的命令控制型行政管理特点,重点突出对环境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的行政监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重企轻政的监管方式。此次中央环保督察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对地方政企产生了极大震慑作用。由破解这一难题开始,明晰各职能部门环保职责,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等次第展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所到之处,解决了大批百姓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问责人数过万,有力震慑了污染企业,也给各级政府部门极大震撼。来自环保部的数据显示,7个督察组向地方交办的共计31457个环境问题举报均已基本办结,共处罚金近3.7亿元,七地共有逾万人人因环保问题被问责。

如今更以雷霆之势完成河北督察试点及三批共23个省(区、市)的督察工作。而他们,更是被冠以中央二字:环保督察。

猛药治沉疴,良方促长效。而重发展、轻保护情况多见和环保不作为、乱作为成为较突出问题。

环保督察严问责、动真格,效果明显。业界普遍分析认为,中央环保督察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如何把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同时,今年也是多项环保硬约束的目标考核年,诚如大气十条、水十条的阶段性大考也日渐临近。据悉,第一轮最后一批涉及山东、吉林、浙江、青海、海南、四川、西藏、新疆等8个省(区)的督察入驻工作也将于近日启动,计划在十九大召开前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另据上海证券报此前报道,《政府工作报告》已定下2017年要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大基调。很快,中央在区域环保督察中心基础上,先后派出三批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为核心的中央环保巡视制度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因而,当前环保工作的进程将会持续推进。正在7省市进行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的7个督察组已完成省级层面督察任务。

事实上,从去年1月开始,短短1年半时间里,中央环保督察已经完成对23个省区市的督察,着眼百姓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形成强大震慑,倒逼责任落实。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都意味着下半年督查力度不仅不会减弱,反而会继续猛进。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安排,今年还将对另外8个省份进行督察,进而实现年内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8月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馈督察意见,至此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7省市督察意见在4天之内全部反馈完毕。

早在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首次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因为,生态环保短板必须下大气力弥补,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但可以预见的是,这场环保督查风暴,还将继续深入地刮下去,未来还将有更多人被问责。在这次大规模督查中,数量惊人的散乱污企业,是环保执法人员紧盯不放的重点对象。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央环保督察对破解既有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发力的多元环境共治的国家环境治理新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山西和湖南两省被问责人员均上千人,分别近1000人和1400人

据悉,第一轮最后一批涉及山东、吉林、浙江、青海、海南、四川、西藏、新疆等8个省(区)的督察入驻工作也将于近日启动,计划在十九大召开前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环保督察严问责、动真格,效果明显。

此次中央环保督察范围广、时间长、力度大,对地方政企产生了极大震慑作用。早在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明确建立环保督察机制,首次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